超硬核!这位同济老师值得一个大大的赞!
李杰的人生无疑是杰出的。在30多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,他取得了杰出的成就。作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他潜心育人,孜孜不倦,培养出全国结构工程领域的众多精英;他呕心沥血,奋进在科学前沿,担任国际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协会主席;作为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,他殚精竭虑,不辱使命,为城市“生命线”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。
尊重学生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
1957年出生于河南开封的李杰,1977年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,1985年考入同济大学攻读结构工程博士,毕业后回到郑州工学院开始了大学教师的生涯。1996年,39岁的李杰作为人才引进回到同济大学,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从此,他的教学科研之路驶上了快速发展通道。
从小受到教师母亲的耳濡目染,当老师成为李杰的向往。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后,他反复思考的是中国高校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才。传统的人才培养,往往是被动的、重复式学习与训练。而李杰认为:获取知识的目的是解决问题,重要的是要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第一位。他要求学生在“战争”中学习“战争”,在研究中形成活的、具有结构的知识体系。他总结出的本科生读书三问:是什么?有什么用?局限性在哪里?被学生评为导师金句。而对研究生的教学,李杰则强调读书三结合:结合研究读书、结合文献读书、结合著述读书。“作为导师,是你的三年、还是学生的30年”,李杰总是以此自省、鞭策自己,一心一意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。同时,作为工学博士,他却十分重视学生的人文科学修养,所带的博士生,布置的寒假作业阅读是《唐诗小札》《宋词小札》。
李杰透露,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书柜,摆满了他所带的67名毕业博士生以及优秀硕士生的档案。从师生见面记录、到学生提交的札记,他都一一记录在案,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档案盒。家里,最多的也是学生的工作记录,地上、沙发上堆满了学生的论文、札记,他视若珍宝。
对于公派出国的博士生,李杰每周一次越洋电话、从不爽约。有一次,因为学术问题,他与大洋彼岸的学生争论了起来,一“吵”就是一个多小时,已过午夜时分,还没完没了。当时李杰气得摔了电话,稍作冷静,他再打过去越洋电话,苦口婆心与学生沟通,循循善诱、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学生的个性。他深知,师生是一种缘分,是用心还是用嘴,学生心里如明镜一般。他的教育理念就是,从尊重教育对象开始,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,把教育学生当成一份传承人类精神的事业。
李杰体味到了人生最值得骄傲的幸福:培养优秀的同济学子,带领他们走向科研前沿,帮助他们建立起人生目标。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,他乐此不疲。30多年的教学生涯,李杰可以毫无愧色地说,与学生面对面,投入百分百。
多种灾害风险预警 一网统管
作为在上海学习、工作了近30年的新上海人,李杰早已将上海视为自己的第一故乡。2005年,他受命担任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。15个春夏秋冬,他全情投入,在上海市“生命线”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中取得突破,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作出了突出贡献,两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保障水、电、煤气正常运行,是城市防灾救灾的重中之重。李杰担纲所长的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,从单体结构可靠性发展到整个城市的抗灾体系,培养了一批应对多种灾害的研究队伍,成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“重镇”。
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,上海市多种灾害风险预警与管理系统初步建成,抗震、抗风、抗火、抗水灾实现一网统管,为应急管理部门防灾救灾打开了“绿色通道”。今年5月,该系统原型已覆盖全上海。李杰自豪地说,这样的防灾预警系统,在全世界绝无仅有,我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。
供水、供气等地下管网被喻为城市的“生命线”。在李杰和他的研究梯队的多年努力下,上海已经能对地下水管实行病害诊断与预警。去年,他们预测某区地下水管存在一级风险点48处,工程部门根据预测及时修复了36处,另有12处打算结合旧城改造一并修复。结果,去年5月、今年6月发生2次水管爆裂,爆管点就在这12处没及时修复的预警点之中,一夜之间,爆管点成为泽国。
目前,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已建立起了对上海非常有用的风险预报、预警和管理体系,将整个城市纳入了人工智能评判平台。上海市多种灾害风险预警与管理系统一期、二期工程已开发完成,总长3.6万公里的供水地下管网病害诊断与预警今年底将上线运行。“能够为上海这样的城市保驾护航,我感到非常荣幸”,李杰备感自豪地说。
来源:《劳动报》 孙明敏
编辑:聂阳阳